蛙式攝影第二十一課 [後製是毒藥]
今天來談後製吧 , 這可以說是一項魔鬼的技能 .
在攝影界來講 , 這是個褒貶不一 , 常常引起筆戰的技能 ,
應用的好 , 會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 也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喜 , 花豆妹也可以變成豆花妹 ,
但 , 後製也像毒品一樣 , 用太多應該只會走火入魔 , 失去了攝影原本真正的目的 ,
只會讓你的攝影技術退化 , 整天沉溺於後製 , 好像沒用它 , 照片就似乎不敢見人一般 .

拍攝時曝光過度 , 所以花海看起來有點光線慘白(我個人認為啦).

經過後製 , 將顏色調暗 , 看起來顏色飽和了些 .
大家都會問我 , 那我的照片有沒有後製 .
答案是 ~ 看情況囉 !
我覺得後製就像女人在化妝一樣(可能現在也有不少男人有化妝) ,
如果你是個藝人 , 就應該要給他上濃妝 , 用力的去後製 , 妝畫的很美(很假)那是必要的 , 因為 , 那些是要用在商業用途上 .
如果你只是個平凡的大眾 , 只要自己看爽就好 , 那麼合適的後製就像是畫上淡妝一樣 ,
不失原本該有的風采 , 也會有適時加分效果 .
如果可以素顏不上妝 , 那當然會是最好的 , 因為天生就已經是麗質了 , 照片拍出來本來就很優了 , 上妝後製只會略嫌多餘 .
對我而言 , 有些照片我會進行"微幅"的後製 , 大概頂多就是淡妝的階段 ,
如果本來就拍得滿意的照片 , 那基本上應該連噗粉都不用了吧 !
我覺得後製的重點可以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
1. 消除雜點
現在數位單眼相機普及 , 每個人有好幾顆鏡頭是稀鬆平常的事 , 拍照換鏡頭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
因為數位單眼相機是使用CMOS或CCD當感光元件 , 換鏡頭之間 , 總免不了跑入一些灰塵 ,
像我這種常常上山下海 , 常常在戶外環境走跳的人 , "入塵"真是一個很困擾我的問題 ,
每次拍照回來要去掉入塵所產生的雜點 , 比挑照片修改照片還花時間 .
我很受不了這些入塵的雜點 , 這就很像是吃飯時嘴角有個飯粒掛在那邊 , 不給它舔掉實在是很沒有禮貌 .

畫面上有許多黑色小斑點 , 雖無傷大雅 , 看起來卻很礙眼 , 很不禮貌呀 !

運用後製軟體"印章"的功能 , 便可以用鄰近的顏色將斑點給蓋掉 .
2. 對比與色階
影像的對比應該是我覺得後製最重要的部份 . 因為我們人的眼睛看的景物是屬於動態的 ,
我們轉個角度 , 抬頭低頭 , 看遠看近 , 看美麗的景緻 , 看鮮豔飽和的色彩 , 看感動的畫面 ,
我們的眼睛都會選擇性的去欣賞 . 通常 , 我們都會想把一切眼睛所見的美好都拍進去 ,
也以為照片會把我們所見的美好都呈現出來 .
但 , 你錯了 , 常常回到家看照片時會發現 , 怎麼照片沒有想像中的繽紛 ,
怎麼拍起來顏色都普普 , 怎麼藍天不藍綠地不綠 , 還有很多的怎麼 ...
這都是因為我們的眼睛都會被當下環境的種種因素給騙了 .
別氣餒 , 這時候只要打開後製的軟體 , 將對比給調強烈一點 , 反差大一點 ,
但記得不要調整太多 , 避免你的色階被犧牲掉了 .

這也是一張曝光過度的照片

使用調整色階的方式或是將對比加強 , 便可以將顏色調暗下來 .

這樣是不是有比較好一點呢 ?

同樣的 , 如果拍起來太暗 , 一樣可以透過軟體來調整 .

通常 , 曝光不足比曝光過度來的比較好調整 .

這是在高山上拍的照片 , 因為天空與地面反差的關係 , 所以山看起來幾乎是整坨黑黑的 .

使用局部的調整 , 可以將山的部分調亮 , 且保留天空原本的色彩與亮度 .
3. 銳利化
另外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銳利度這個問題 , 我們經常拍出有點模糊不清楚的照片 , 其實已經拍的很清楚 , 只是放大來看時 , 總是覺得差那麼一點點 , 照片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幾項 : 1. 光線太暗 , 快門太慢 2. 鏡頭移焦問題(須拿回原廠校正) 3. 自己對焦不準 , 焦距跑掉了 4. 手震(也是快門太慢) , 這時候可能就需要適當的銳利化 .
除非你是要表現特殊的效果 , 多數人應該都喜歡看到清楚的畫面與清晰著照片 , 看到模糊的照片 , 總覺得是不是眼睛有問題或是近視加深了 ? 但 , 也在這裡提醒大家 , 過度的銳利化 , 雖然會很清楚很犀利 , 但難免一眼就讓人覺得這個照片銳利的有點假 , 且痘痘毛細孔也會跟著一目了然呀 !

還沒調整前 , 其實那隻蟬感覺並沒有看不清楚 .

但是調整銳利度之後 , 你才發現 , 原來看清楚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
4. 彩度
彩度的問題多半跟拍攝的角度有很大的關係 , 而拍攝的角度大概就是跟光線的來源有最直接的關係 .
而光線要怎麼注意怎麼拍 ? 彩度顏色要怎樣才會很飽和 ? 顏色要怎樣才可以很鮮豔 ?
可以參考這一篇 蛙式教學第七課 [就是那個光] .

這是一張夏天拍的芋田 , 可能是光線不對 , 曝光不對 , 顏色也不對 .

先調整對比 , 再來調整銳利度之後 , 最後調整一夏彩度 , 讓它更鮮豔一點 .
5. 顏色
因為我對顏色的容忍度很高 , 所以不會很龜毛的要求顏色一定要非常準確或是一定要還原真實的色彩 ,
通常 , FU對了 , 就對了 . 如果你是對顏色很挑剔的人 , 那麼 , 調整顏色又是一門學問 ,
專業的後製軟體可以把各個顏色都挑出來做個別的調整 , 如果是商業上的使用 ,
我想這些專業的後製軟體就可以幫你達到你要調整的各種境界囉 !



這三張荷花的葉子是同一時間拍同一片 , 卻因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有著不同的顏色表現 , 如果我們想要讓拍起來的照片顏色更加飽和鮮豔 , 不妨拍照時嘗試多個不同的角度試試看囉 .
另外 , 後製其實沒什麼限制 , 完全是可以靠感覺自由揮灑 ,
舉個例 , 辛苦爬到山上拍的照片 , 下山一看 , 怎有些拍的這麼遭 ,
怎麼調都無法調出我要的感覺 , 但 , 照片可以說點故事所以又捨不得丟掉 ,
於是 , 乾脆把它調整成黑白的好了 , 這樣不但有紀錄片的FU , 也讓這張照片又可以派上用場 .

這張照片我怎麼調都不好看 .

乾脆調整成黑白 , 效果還不錯哩 ~
今天給大家示範的照片 , 都算是小幅度的調整 , 並沒有講到太多軟體使用的細節 ,
這是因為 , 我不想要教壞大家呀 ~ 噗 !
小弟有聽過那種超大幅度的後製調整 , 大幅度到匪夷所思 ,
不過 , 知道內幕的人應該都知道 , 用在商業用途上的照片 , 大概99%都經過全套的後製過程吧 !
講了那麼多 , 趕快打開你的 Photoshop / PhotoImpact / Aperture ... 大家趕快試試看 ,
也讓你的照片變得容光煥發或是起死回生吧 !
下課啦 !
蛙
標籤: 攝影、教學
14 Comments:
突然發現..這應該是第二十一課囉!:)
感謝蛙大無私分享教學~
嗯嗯,學到很多
其實這些小調整,幾乎都是picasa就可以做的,我也通常只動這些地方而已,目的是看得順眼一點,不過我不反對大量後製,如果有正當需求,又能改到足以達成目的,應該沒關係吧?
哈,大幅後製就是我的工作啦~~~
幸好你沒通通抖出來,我還可以繼續混飯吃
話說上次你幫SONY拍的攝影玩家群像
你的部份我幾乎都沒什麼修
也算是天生麗質吧~哈~~
今天的課很受用
讓我對後製不那麼排斥了
其實沒有好的作品
微調也無法顯現特色
不過我看過一個英國的女攝影師用自己當MD
把後製發揮淋漓盡致
也是另一個層面的藝術
謝謝你,最近才剛接觸PS,確實很容易掉入濃妝的深淵呢。也很欣賞蛙大說話總是那麼中肯,有根有據。
看完後發現,也許
直接把相機調成黑白模式
應該....
還蠻適合我的 ;-P
好棒好棒喔~~
講的好棒喔
很是受用喔,
謝謝蛙老師...
謝謝老師:D!!
不知不覺又多了21跟22課耶~ 真讚
Looks are that what counts and even the acute of replica Tag Heuer enthusiasts are bamboozled by the looks of the Rolex Replica watches. A lot of able who abrasion those Rolex Replica Watches accept accepted that they accept begin a new avatar of themselves afterwards they accept started cutting these carbon watches! So what are you cat-and-mouse for?
謝謝蛙大教導~請問您將山的部分調亮 , 且保留天空原本的色彩與亮度. 是使用PS魔術棒選取山調亮嗎? 我是想請教只有局部的調整, 是用哪個工具選?
除非拍的時候是天生麗質
不然後製是一定要的啦!
想一想
只要動一動後製
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並救回一張照片
真是功德無量
有時候拍模糊了又捨不得丟
我會把照片做特效藝術處理
通常用油畫來表現
想像自己用畫筆重現一張
也是不錯的呈現效果
當然不能每一張都用特效來處理
看多了會吐的
張貼留言
<< Home